飲料當水喝血管老得快 小心心臟病、中風來敲門
喝飲料已逐漸成為現代人生活飲食的一部分,從便利商店、超市架上琳琅滿目的飲料,就知其受歡迎的程度。這背後隱藏的問題是,越來越多人在不知不覺中,養成只喝飲料、不愛喝開水的習慣。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,國小學童口渴時,55%選澤喝運動飲料、奶茶、紅茶等有調味的飲料,選擇喝白開水的只45%。專家擔心,長期喝飲料取代喝水,付出的健康代價相當大。國內曾出現一名年僅25歲的女性,每天喝4至5杯奶茶,2個月後出現「眼中風」。有喝飲料習慣的人,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要提高警覺!
喝飲料≠補水,越喝越渴且損健康
如果把飲料當水喝,認為一樣可以補充水份,那可是錯誤!因為飲料中含有的各種成份在體內代謝時,會消耗大量水份。因此,喝飲料不但補不了水,還會越喝越渴。並且過多的糖份在體內堆積,會轉成脂肪,形成肥胖及糖尿病。並且身體得不到適當的補充,會增高血液黏稠度,使血管容易堵塞,誘發心血管疾病、中風。
國際醫學多項研究證實,甜飲料不利心血管健康
《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》刊發美國克里福蘭臨床健康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,經常喝含糖或碳酸飲料會引發身體產生不良反應。該研究對4.3萬名男性及8.4萬名女性,進行30年的飲料調查,結果發現過量喝含糖飲料會增加身體的糖負荷,引起血糖和胰島素快速增加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葡萄糖耐受不良、胰島素抗性和炎症。這些變化容易引發動脈硬化、血小板穩定性和血栓形成等,出現心臟病、中風的風險大大增加。
《高血壓期刊》報導英美醫學的研究報告,每多喝1瓶含糖飲料,高血壓(收縮壓)升高1.7毫米汞柱,低血壓(舒張壓)增加0.8毫米汞柱。發生中風或心臟病的風險,比不喝無糖飲料的人高出1倍之多。如果改喝代糖飲料,例如喝無糖可樂或無糖汽水,發生中風的風險,仍是比不喝無糖飲料的人高。
波士頓大學研究發現,每天喝一瓶碳酸飲料的人,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機率高出48%,一旦患上新陳代謝症候群,心血管疾病會快速跟上。
瑞士內分泌教授亞培尼醫師發表專文,甜飲料會干擾葡萄糖及脂肪的新陳代謝,要慎防,尤其是肥胖的人更要加倍小心。
補充水份的頭號人選是白開水
「水」是人體必要的營養素,所以要隨時補充,儘量不喝含糖和碳酸飲料,養成喝白開水習慣,每天至少要喝2000C.C.的水才足夠,且分多次補充,不宜一次大量喝下。
如果嫌開水無味道,不妨在開水中放幾片新鮮的檸檬片或水果片,有味道又健康。如果一定要喝飲料,一天之內也不宜超過2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