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提供線上諮詢服務
|
最佳顯示模式:1280*960
(IE 如顯示異常,請選擇相容性檢視)
|
腎臟病患的健康飲食與生活
文章日期:2019/06/20
慢性腎臟病的健康飲食5原則
- 低蛋白質飲食
慢性腎臟病患最大的飲食改變就是低蛋白,蛋白質攝取量以每天每公斤0.6~0.8克,約一般正常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的一半。但這並不意味不吃肉和蛋,而是需適當攝取蛋白質,仍是應有50%~70%以上來自優質蛋白質(動物性蛋白質及奶、魚等);並且要挑選蛋白質含量低的高熱量食物,以避免體重減輕,反而傷害腎臟。
- 低鈉飲食
低鈉也是腎臟病飲食重點之一,一天可攝取之鈉含量,不得超過3公克,包括限鹽、調味料(醬油、味精、味噌、沙茶、辣椒醬、烏醋、蕃茄醬等)、醃製品(榨菜、酸菜、梅干菜、筍乾、蘿蔔乾、泡菜、蜜餞等)及含鈉加工食品(罐頭類、火腿、香腸、煙燻食品、雞精、牛肉精等);烹調時可用白醋、蔥、薑、蒜、胡椒粉、檸檬汁等,來增加食物的風味。
- 低磷飲食
高磷食物也是腎臟病飲食大忌,例如堅果、全穀類、乳製品、動物內臟、海鮮、加工肉品、飲料、濃湯、巧克力等都要避開。早期腎功能不全者適當限制飲食中磷含量,可減緩腎功能衰退,並預防腎骨病變的發生。
- 低鉀飲食
許多蔬果都富含高鉀,腎臟病患在烹調蔬菜時,先川燙,讓鉀離子隨著水分流失;避食香蕉、菇類、青花菜、香瓜等鉀含量較高的水果,多選擇蓮霧、西瓜、蘋果、鳳梨等低鉀水果。
- 控制飲水
腎臟病患者因腎臟過濾的代謝機能異常,要特別注意飲用水的種類及攝取量,以免加重腎臟負擔。口渴時,不宜大口快速喝水,以少量多次徐徐飲水,以免增加腎臟負擔;並且喝煮沸過的白開水,避喝山泉水、礦泉水、離子水、滲透水等容易損傷腎臟的水。此外,電解水的鉀離子高、運動飲料大多加糖,均不適合慢性腎臟病患者飲用。
慢性腎臟病的健康生活6原則
- 就診
定期接受醫師門診追蹤檢查。
- 控制導致腎功能惡化的疾病或因素
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慢性腎臟病患者,要就醫控制。
- 不自行服藥
不亂服止痛藥、抗生素或來路不明的藥物;若是腎臟有問題,應告知醫師,避免使用可能惡化腎功能的處方用藥。
- 預防感染
泌尿道及呼吸道感染會影響腎功能,勿憋尿、防感冒等。
- 戒菸
戒菸可以減慢腎臟損害的速度,延緩洗腎、腎衰竭。
- 婦女懷孕前作腎功能檢查
懷孕增加腎臟負擔,有腎臟病的婦女,應先與腎臟專科醫師研討可否懷孕,避免腎臟病惡化成尿毒症,必須洗腎。
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,建議腎臟病患者要先就診,由醫師、營養師設計個人的飲食及生活方針,不但不增加腎臟負擔,也能更安心、健康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