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提供線上諮詢服務
|
最佳顯示模式:1280*960
(IE 如顯示異常,請選擇相容性檢視)
|
文章日期:2021/06/11
今年端午節,民眾在疫情下「多吃少動」的居家靜態生活模式下,更要加強重視「健康吃粽子過端午」,避免吃壞肚子或引發慢性併發作得上醫院!
吃粽子應慎防的6種常見健康問題
- 腸胃不適、消化不良
- 便秘
- 血糖升高
- 血壓、血脂升高
- 尿酸增高
- 發胖
健康吃粽子的10方法
1.挑選熱量較少、體積較小的粽子
粽子是高熱量的食物,過多的熱量可能造成體重增加,提升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病發作的風險。在購買時,除了自己的偏好口味之外,儘量挑選熱量較少的粽子或較小顆的粽子,既可滿足口欲,也可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。
粽子熱量比一比 |
粽子種類 |
熱量(大卡) |
口味 |
1.廣式裹蒸粽 |
1000~1500 |
鹹 |
2.北部粽 |
600 |
鹹 |
3.南部粽 |
450~500 |
鹹 |
4.客家粿粽 |
300 |
鹹 |
5.豆沙粽 |
280~300 |
甜 |
6.鹼粽 |
140 |
甜 |
2.少用沾醬
一顆粽子的含鈉量約600毫克,已佔一日建議攝取量的1/4,若再搭沾醬,不論是醬油膏、辣椒醬、海山醬、甜辣醬或蕃茄醬等,這些沾醬含鈉量高,可能引發血壓升高、水腫,不利心血管、腎臟健康。此外,沾醬所含的熱量也不少,尤其是鹼粽沾砂糖吃,更是增加肥胖及血糖升高。若必需沾醬,請減量,沾出口感即可。
3.正餐吃粽子就要省略主食
粽子的原料多以糯米、紫米製成,算是正餐的主食,不該當做點心吃。若是當點心額外吃2顆肉粽,以60公斤成年人為例,需要走路7小時才能消耗掉。
4.粽子不宜吃多
粽子的糯米粘度高,不易消化,易造成消化不良、肚腹脹悶,甚至便秘等症狀,特別是腸胃較差的人及患有消化性潰瘍、膽結石的人,不宜多吃。此外,粽子屬於高油脂、高熱量、高鈉食品,所以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及肥胖的人,更要淺嚐即可,一般人一天份量也不宜超過2顆。
5.搭配高纖蔬菜
吃粽子前,先吃些高纖蔬菜,可以阻擋脂肪被人體所吸收,並幫助油脂快速代謝,讓油脂不易囤積;也可選擇香菇、杏鮑菇、竹筍等幫助消化的高纖、天然食材。
6.選擇清爽的湯品
端午粽子上桌,湯品選擇以清爽的湯品最佳,例如冬瓜湯、竹筍湯、絲瓜湯等,有助消化及解油膩。
7.搭配水果
吃粽子後半小時~1小時,吃些有助消化的水果來解油膩,例如木瓜含有豐量木瓜酵素,可以解除食物中的油膩;或是吃蘋果,蘋果熱量低,且含豐富的膳食纖維果膠,可帶走體內的脂肪、油脂。
8.搭配溫熱茶飲
吃粽子最忌搭冷飲,因為糯米遇冷容易凝固,不但增加腹脹,更不容易消化。最好喝清茶(普洱茶、菊花茶、麥茶、烏龍茶、綠茶、山楂茶、茉莉花茶等)可解粽子帶來的油膩感。若一定要喝些冷飲,比較好的選擇是水溶性纖維,有助於消化與解膩的飲品,例如現打蔬果汁、仙草、愛玉、蘆薈、洛神花等,但注意甜度不宜太高,也不宜過度冰鎮。
9.喝點水果醋
醋能刺激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,不但能增強消化功能,還能促進脂肪代謝。
10.多活動或做適當運動
飯後半小時可進行適度活動或運動,以增加腸胃蠕動,幫助消化、消耗熱量,並加速油脂代謝、減少脂肪累積。
掌握以上吃粽子的解油膩秘訣,今年端午能吃的開心、吃的健康!
|
|